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求“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區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實現國家戰略的重要支撐。以人才為支撐,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的《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指南(試行)》提出,“在特色鮮明、與產業緊密聯系的高校建設若干與地方政府、行業企業等多主體共建共管共享的現代產業學院”“深化產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建設產業學院,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決策部署的重要體現,是推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項戰略布局。
相較于校中廠、訂單培養、職教集團、現代學徒制等傳統產教融合模式,產業學院的優越性在于其組建和運作是基于“五重邏輯”,即教育邏輯、產業邏輯、技術邏輯、服務邏輯和職業邏輯。把準“五重邏輯”,職業教育才能在組織形態、運行機制、合作內容上形成產教深度融合。
把準教育邏輯:堅持產教深度融合
產業學院是一種新型產教深度融合的教育組織形態,教育邏輯屬性是基礎。職業教育應以立德樹人為本,以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德技并修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主線,以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其最終目標。產業學院本質上是一個教學和人才培養的實體,必須遵循相應的教育規則。然而教育規則與企業規則有沖突,如人才培養方式的沖突、理論與實踐課時沖突、管理制度沖突、校企文化沖突等問題,使得教育邏輯與產業邏輯難以達到平衡。如果僅在教育邏輯主導下建設產業學院,企業難以真正深度參與到職業教育人才培養中,產教融合就難以真正實現深度且徹底的融合。因此,職業院校應該堅持產教深度融合,充分調動企業參與辦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構筑扎實的政校企合作基礎,不斷提升專業建設水平,達到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目的。
把準產業邏輯:圍繞產業發展優化專業設置
產業是產業學院組建的基本前提,產業邏輯屬性是職業教育產業學院區別于其他產教融合形式的特有屬性。產業學院作為職業院校推進產教融合、提升教育質量的實體化育人模式,產業導向是其原生屬性,產業邏輯是其不可忽視的理論和實踐基礎。教育邏輯屬性下的產業學院具有教育的公益性,而產業邏輯屬性下的產業學院具有企業辦學的逐利性,兩者既相互獨立,又具有相互依存性。失去了教育的公益性,產業學院不再是職業教育的產業學院辦學形式,而驅逐企業參與辦學的逐利性,則難以吸引市場優勢資源入駐職業教育推動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達不到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目的。因此對職業教育產業邏輯的“度”的把握至關重要。目前,職業教育產業學院的研究主要以教育邏輯為主,在產業邏輯下有關職業院校產業學院的研究與實踐依然缺乏。因此,有必要在產業邏輯下,從產業結構形態、產業集聚特點和產業戰略發展的角度對產業學院進行重新梳理和審思,重點抓好圍繞區域重點產業發展優化專業設置,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對標產業發展前沿建設產教融合實踐中心等工作。
把準技術邏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高度依賴人才的高質量發展。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技術型人才和建設技能型社會的使命,是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因此,職業教育產業學院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技術邏輯,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邏輯起點和核心功能體現。即通過技術知識傳授與轉化、技術文化滋養和技術治理路徑的邏輯整合,在促進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隊伍建設的同時實現服務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技術型人才成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
同時,職業教育產業學院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應遵循從應然到實然再到必然的“技術勢能-技術動能-技術賦能”三位一體的技術邏輯,將自身系統發展所集聚的“教育、培訓、研發”等技術勢能傳遞和轉化成區域產業發展所需要的技術動能,以實現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技術賦能。
把準服務邏輯:服務與支撐產業集群發展需求
在全球產業變革的大背景下,經濟競爭逐漸發展為基于區域的產業鏈或產業集群的競爭。建設適應區域產業發展趨勢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高質量服務區域發展所需的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實現產業鏈-專業鏈-人才鏈-創新鏈的有效融合,對支持和推動區域產業發展意義重大。而產業學院作為一種創新型的產教融合組織形態,重點在以服務與支撐區域內的產業集群發展需求為導向,具備服務社會、產業、企業的服務邏輯屬性,成為實現區域鏈、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和創新鏈有機銜接、深度融合的有效載體。
職業教育產業學院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邏輯屬性研究的關鍵是:從類型教育出發,通過優化頂層設計,打造融合發展平臺,探索推進產教融合縱深發展的渠道;深入對接區域產業發展,從人才培養戰略定位、專業結構優化、利益分配、“區域-產業-專業”適配度等方面完善產業學院內涵建設,形成符合產業發展需求的產業學院模式;從產業學院建設的運行機制完善、技術成果轉化、人才培育機制創新三個維度構建完善社會科技服務的“一平臺兩服務”模式,有效提升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適應性。
把準職業邏輯:提升培訓者的職業技能
社會分工需求是職業教育的前提和邏輯起點,是職業教育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產業學院為受教育者的職業選擇做準備,為培訓者的職業技能提升服務。職業勞動技能既需要依靠專業的學校教育來進行系統性的理論基礎鋪墊,也需要借助企業引入特定產業鏈相關崗位職業標準來指導實踐和學習。專業與職業關系緊密,產業學院的產業邏輯屬性影響職業院校專業設置,職業院校專業設置應與所服務區域重點產業發展需求保持一致。
【作者分別系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科研處長、教授,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本文為湖南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項目(XJK23AJD050)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