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明確要求“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這些重要精神,突出了職業教育基礎性、全局性、先導性的地位。
職業教育的基本辦學模式和本質要求是產教融合。產業要想獲得持續發展動能,必須走好產教融合之路,建設教育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的高職產業學院,促進區域性高技能人才的訂單化培養、精準化供給,支撐地方重點產業骨干企業發展,提升職業教育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能力。
以服務區域產業鏈的專業群為紐帶,實現產業鏈與教育鏈的深度融合
高職教育是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優化高職專業結構與區域產業結構的適配性對于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過去,高職教育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大量人才和智力支持。但是,面對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加快,高職教育在專業結構如何緊契產業結構變化、專業內涵如何適應產業發展、教學內容如何更好地適應產業技術進步等方面均存在不足。高職院校應立足地區經濟發展,優化調整高職院校專業結構,合理確定招生規模,以高度契合區域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重點研究在產業轉型升級背景下,定量分析高職專業結構與區域產業結構契合程度,科學合理地引導高職院校設置專業、調整專業結構,從而形成合理的人才供給結構,促進區域產業轉型升級與經濟高質量發展。
以能力培養為主線,多元創新“5434”人才培養模式
在產教融合背景下,聚焦區域產教融合基地建設,為各職業院校、科研院所、企業搭建一個全國性的跨區域、跨行業、跨學科的高層次協作平臺,協同培養造就一批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堅持就業導向,下好區域產教融合“特色棋”,以“5434”人才培養模式為區域經濟發展輸送高質量人才。依次如下:“5”是指“政、行、園、企、?!蔽辶舱?、產學互動,共建“院園協同”的長效育人機制;“4”是指專業學生從入門學徒、初級技工到中級技工,再到高級技工的四個等級;“3”是指人才標準對標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企業標準;“4”是指建成融教學實訓、職業培訓、技能鑒定、技術服務“四位一體”的“1+X”證書鑒定中心。
以多方優質資源共享為核心,打造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
根據資源依賴理論,一個組織需要的資源可能掌握在其他組織手中,任何組織的生存與發展都需要借助與整合外部資源,都需要與自身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相互依賴才能實現目標。高職院校作為產教融合共同體的重要紐帶,也需要結合知識、技術、人才、資金等多方要素,集聚政行園企校的優質資源,助推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學院”)依托鄉村振興協作聯盟和區域頭部企業實現產教深度融合。由學院牽頭,在全國供銷合作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指導下成立全國職業院校鄉村振興協作聯盟,為打造流通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加速賦能。注重由行業龍頭企業把握產教融合的主導權,構建以教促產、以產助教生態圈。學院立足湖南,依托政府、學校和行業企業,聯合開展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鄉村振興領域亟待破解的產業、技術、人才培養、社會治理等問題,形成了覆蓋鄉村振興五大領域共20類110余項科技服務項目,在助力鄉村振興和產業學院高質量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建設現代化治理結構,創新多元主體合作與運行機制
政行園企校深度參與,創設協同育人組織架構。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地處岳麓區麓谷園區旁,毗鄰中電軟件園、芯城科技園、麓谷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區。多年來,學院與園區企業的合作不斷進階、逐步走實。學院依托麓谷科技產業園,政行園企校共同組建產業學院理事會,制定理事會章程,明確合作辦學的共建內容與方式、資金投入和權益劃分,明確產業學院合作各方在人事、財務、資產等方面的管理權限,表決產業學院內部的人事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資產管理制度和其他管理制度。與各類產業要素和創新要素互動融合,共建高水平實訓基地。學院與麓谷科技產業園區緊密結合新業態新技術,在智慧景區開發與管理、空中乘務、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移動互聯應用技術、電子商務技術、全媒體廣告策劃與管理、大數據與財務管理等專業尋找最佳契合點,在建設實習基地、聘請企業師資、合作開發教材、開展學徒制教學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推進“院園融合”合作縱深發展,努力打造高職院校、園區和企業共建共享的“命運共同體”。
構建目標達成度評價指標體系,推進產教融合走深走實
為動態掌握產教融合實施效果,運用多級模糊綜合評價法,構建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基本程序為:首先從政府、行業、園區、企業、學校五個維度考慮,從第一層次確立評價指標體系;然后將產教融合、院園合作項目的政策落實情況、行業企業對職業教育投入、產教融合教育效果、對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的貢獻度等作為重要的評價指標納入第二層指標主要監測點,針對第二層指標主要監測點進行第一級模糊綜合評價,判斷出第一層指標因素集的完成程度;接著針對第一層指標因素集進行第二級模糊綜合評價,以綜合得出產教融合效果。運用多級模糊綜合評價法,可以實現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全方位立體預測,并且針對模型中各個指標的滯后程度,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推進職業院校產教融合工作的有序進行,提升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
打造實踐鍛煉平臺,實現教師職業與產業學院協同提升
首先,專任教師要參加行業企業師資研修院進行課程賦能,提升教學能力和課程開發能力,參加企業技術培訓和崗位實踐,掌握行業企業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積極推進新技術融入項目教學,提升教育教學能力和實踐操作水平;其次,參與行業企業提供的頂崗鍛煉,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能、數字化、智能化管理等服務技能;再次,持續建設“雙師型”培訓基地,支持學院教師到企交流學習,訪企拓崗,共同提高職業教育與企業需求匹配度。
【作者分別系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專任教師、洪江區桂花園鄉黨委副書記(掛職),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會計學院院長、教授。本文為湖南省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ZJZD2021012)階段性成果】